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围绕上好立德树人关键课而开展的一次专项培训与研修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2022-07-18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上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7月8日-11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前往三明市建宁县将乐县,围绕当地红色文化、乡村振兴、总书记思考探索的实践地,理论与实践相组合,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主题培训与实践研修活动。

现场取“材”,重温苏区红色故事

建宁县、将乐县是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厚在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余家坪苏区纪念馆的现场教学中,教师们重温了1930年到1934年中央苏区反‘围剿’的红色历史,缅怀当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苏区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践行总书记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始终铭记缅怀革命先烈”的嘱托。老师们走出教室,就地取“材”,现场录课,把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现场学习的体验感受,带到思政课堂让思政课充满鲜活素材,有情怀有温度。

图一:参访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

实地探访,挖掘乡村振兴案例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动乡村振兴是时代热点。老师们把握时代热点赴海峡云上牧歌田园综合体——明一生态牧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制种基地现场学习参观。海峡云上牧歌田园综合体是明一国际在革命老区因地制宜,依托优质生态资源和高新技术,全力打造以高山生态牧场和生态高新科技产业园为核心的生态全产业链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当地百姓就业创业,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老师们深入体验“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老区特色发展样板,挖掘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和特色实践融入思政课教学和理论研究,用好用活“新时代新发展”素材,让思政课更生动更“时髦”。

图二:参访明一生态牧场

追寻足迹,见证福建青山绿水

  初到常口,峰峦叠嶂,郁郁葱葱。低头望去,碧波荡漾。青山绿水,如画如诗。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调研。站在村口,望着眼前的山水,他语重心长地叮嘱,“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追寻总书记在福建工作足迹,老师们于7月10日到达常口村,深入调研和学习。在总书记曾经关心过的这片热土上,大家参加了“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主题讲座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现场教学, 深入学习了当年总书记在常口村的殷殷嘱托和在生态建设方面的真知灼见,全方位了解了常口村依托青山绿水正在绘制的“山水画卷”和未来发展规划,切实感受好生态带给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原汁原味的感人故事、至真至情的场景回现,真诚实在的村民访谈,让人影响深刻,回味无穷。思政课教师纷纷表示,这样的学习与实践体会太深刻了,要把这里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思政课有故事有真理。

图三:“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教学现场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思政课教师走出课堂,在展新颜的建宁、将乐革命老区,实地见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一代代福建儿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艰苦奋斗,拼搏奋斗、开拓创新的壮丽图景。思政课教师牢记总书记嘱托,更加开放的视野和信心,讲好中国故事,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培养接续奋斗的青年一代。

/文 朱蕤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