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把厦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树立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促进学生做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我校提高思政课教学成效的重要举措。4月26日上午,副校长林春才带领会展21A、会展21B专业学生90余人,来到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厦门市博物馆,在红色记忆展馆为学生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印象深刻的思政课。
林春才副校长为学生重点讲述了展馆中“抗日救国”时期不惧个人安危、坚定信念、舍身救国的陈康容和陈嘉庚的感人故事。缅甸归侨陈康容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拒绝父亲为她安排的舒适生活,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中。后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牺牲时年仅25岁;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南洋华侨捐款捐物,积极为祖国抗战事业贡献力量。在林春才副校长深情的讲解中,同学们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长河,置身烽火硝烟的年代,见证抗战的艰辛与不易,深受故事中的伟人精神的感染。
本次现场教学是我校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种形式。校领导把思政课堂搬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帮助青年学子在更广阔、更形象的视域体验感悟历史与现实,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进一步提升了育人成效。
教学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自觉传承革命精神,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将来用高超的技能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努力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林春才副校长现场讲授思政课

学生分享红色故事

学生谈授课感受
(图/文 杨静 吴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