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来时路,奋斗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25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协会组织师生25人赴江西省瑞金市开展“学党史、诉初心、夯信念、立大志”主题实践活动,让师生在红色圣地深刻感受当年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艰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更好地传承发扬苏区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瑞金作为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红军长征出发地,是当年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和大本营。此次青马协会“走出去”实践活动采取“听”与“讲”、“学”与“思”多管齐下的方式,将“知、信、行”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师生提升党史学习成效,融会贯通,以知促行。
百年沧桑 薪火相传
在瑞金市委党校精心安排的专题讲座和现场学习中,参加实践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刻理解了学习党史的重要性、必要性。瑞金市委党校的老师们通过大量的史实和生动的党史故事回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历史脉络,使师生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发展历程的理解认识,深刻领会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为人民谋幸福的真谛。
此次实践活动创新性地采用师生轮流分享党史故事的形式。师生通过在红色圣地讲家乡的党史故事,以故事诉入党初心,夯实理想信念,勇立报国为民大志。师生们的党史故事涵盖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全面内战、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等各个阶段,故事主人公来自师生们的家乡,来自祖国各地,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各有侧重,但归结于一点,本质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透过曾经的硝烟与岁月,师生在相互切磋中引发情感共鸣,加深了对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精辟论断的深刻领悟。
英烈荣光 民族脊梁
在华屋村,师生们被该村17位青年响应号召加入红军全部牺牲在长征途中,只留下17棵松树的悲壮故事洗涤心灵;在中央警卫营旧址,师生们为当地农民杨荣显送八个儿子参加红军却全部壮烈牺牲的热血故事热泪盈眶;在总动员武装部旧址,师生们因“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痴情守望丈夫75年的感人故事感动叹惋……这一个个苏区人民为革命事业甘于牺牲奉献故事都反映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红军以及红军战士不怕牺牲的豪迈,更体现了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的历史事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先烈精神熠熠生辉。
一心为民 艰苦奋斗
在红军纪念广场,全体参训人员脚踏“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苍劲大字,瞻仰了红军烈士纪念塔并敬献花篮,面向红军烈士纪念塔三鞠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在红军烈士纪念塔前,师生一起举起右手,面对鲜红的党旗,再次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有力的誓词,回荡在烈士纪念塔的上空,在缅怀先烈的同时,师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礼。
在沙洲坝列宁小学,瑞金市委党校的老师用富有磁性的语言和美妙的歌声使师生深受感染,大家仿佛亲眼见证了红井的诞生,亲身经历了毛主席对群众的关心关怀。实地瞻仰红井旧址,“红井”的井水清澈明亮,映照了当年党和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初心。通过参观毛泽东旧居,师生零距离感受革命伟人在艰苦条件下以苦为乐的过硬作风。师生们在现场也通过开展讲故事的形式,告慰伟人和革命先烈们星星之火已然燎原,并向党和人民表述入党初心,坚定报国志向。
求真务实 探索创新
参观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中革军委旧址和瑞金游击大队革命遗址,师生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在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开展红色政权建设和武装斗争的红火场景恰似在眼前,朝气蓬勃、激情澎湃。
尤其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实践,使得中国共产党初步掌握了工农民主专政的方法艺术,为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以及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上下求索、笃行致远,在一个个历史细节中,青马协会师生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从弱到强直至走向胜利的终极“密码”。
本次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师生都深受启发教育。血与火的年代已经远去,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永远值得尊重纪念。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吾辈自当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努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积极贡献力量。
接下来,师生们将根据已入选第三批“福建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项目”的“三互一体”学“习”主题教育新模式的要求,结合本次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的成果,组织理论宣讲团走进大一大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开展以“学党史、诉初心、夯信念、立大志”为主题的教学宣讲活动。



